迷思1:為了讓失智症患者能自行按時吃藥,可將當日藥包貼在月曆上當提醒?
◎ 為何有這樣的迷思?◎
我經常遇到患者家屬因患者忘了按時服藥而感到困擾。據說,他們常常要在仔細查看後,才發現竟還有一堆藥未服用。
為此,家屬為了讓患者得以自行按時服藥,可是耗費了心思,例如將當日的藥包貼在月曆上,或是在藥包外用麥克筆標示日期。
◎ 解開迷思!◎
月曆提醒法或麥克筆標示法,對於上了年紀的普通「健忘」的確有效,但對於失智症患者卻不盡然。因為失智症患者不僅「健忘」,連時間概念都會喪失。
忘記吃藥還好,最怕是一不小心服用過量(例如吃掉了明日份的藥物),過比不及要來得令人憂心。當然,不只是失智症的藥物,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的藥物也是如此,誤服過量十分危險。
近來,急診室常出現昏迷的高齡患者,他們既不是腦中風,也不是心臟病發作,而是因為過量服用高血壓、糖尿病或安眠藥等藥物。現在服用過量的例子愈來愈多;事實上,這些患者也多半潛在著失智症的記憶障礙問題。
◎ 理解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◎
失智症的症狀時時刻刻在變化,長久以來採用的方法即使可以解決過去發生的問題,但沿用至今日卻可能引發危機。在藥物服用與藥物管理上,家屬應每回親自確認患者是否服藥,並為患者保管藥物。
為防止藥物傷害,也可試著與醫師溝通,將患者的服藥量與次數減至必要的最小限度,例如,詢問是否能將原本分早中晚三次服用的藥物,改變成晚間服用一次即可的藥物。另外,透過看護人員的協助或養護機構的日間照顧,幫忙管控患者的服藥,也能為家屬減輕負擔。
迷思2:輕度失智症不必假手日間照顧服務,由家人齊力照顧即可?
◎ 為何有這樣的迷思?◎
對於設有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的養護中心,一般人的印象可能是「坐著輪椅的老人集中在大廳,大家一起唱著童謠」的樣子。
當自尊心強的父親罹患輕度失智症,做兒女的自然認為:「不能把父親送到養護中心,送去的話爸爸一定會破口大罵,說我們瞧不起人。」
在一般人眼中,日間照顧服務、團體家屋(Group Home,家庭式安養院)等養護機構,是有腦中風後遺症或重度失智症等一切無法自理的人才會被送去,但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。
◎ 解開迷思!◎
利用養護機構設置的日間照顧服務――當事人白天去、晚上回,可接受體能訓練、健康檢查、入浴、用餐、休閒活動等,以減輕家屬精神與體力上的負擔。另外,當事人也能在此認識朋友,進而得到充實生活――其實時間愈早,效果愈好。一般人對於養護機構的印象完全是一種迷思。即使是失智症早期,也應積極評估能否利用這項服務。
愈早期利用養護機構,愈能防止核心症狀(記憶障礙、定向感障礙等)的惡化。在前面也曾提過,因為養護機構能為當事人摸索出適合的休閒方式,給予足夠刺激,以發揮剩餘能力。除此還能抑制「被偷妄想」「遊蕩行為」的發生。
接受日間照顧,能讓當事人和家屬都建立起規律的生活,能使當事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都得以向上提升,因此也更有餘心餘力照顧患者。第一步就是試著放下「偏見」,向政府申請看護,並提出問題與看護支援專門員討論。
◎ 理解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◎
在日本,申請看護的手續並不繁複,家屬只要帶著「被保險證」到鄉鎮市公所的看護保險櫃檯提出申請書即可。
申請手續本身雖簡單,但申請書上有個需要留意的重點。那就是關於主治醫師(家庭醫生)的部分。申請書上有一欄需要填寫主治醫師的名字,申請後公家機關會將一份「主治醫師意見書」的文件,寄給你所填寫的醫師。
主治醫師必須將填寫好的文件送交看護等級的審查會,而主治醫師意見書上的內容,會大大反映在最終裁定出的看護等級上。所以,平時就要跟主治醫師密切溝通,以利醫生在填寫意見書時,更正確地反映出失智症帶給當事人和家屬的困擾。
另外,鄉鎮市的職員也會來進行訪問調查。調查員會親自登門拜訪,確認當事人和家屬的生活狀況。訪問當天,家人代表必須在場,並在當事人不知情的狀況下(比方說,當事人不在場的房間裡),確切向調查員說明生活問題與看護必要性。只要向調查員表達出你們的困擾即可。也可將歸納出的要點事先寫下,屆時再交給調查員。
(編按:台灣也針對失智症患者提供長期照護服務,依其性質可分為社區式、機構式及居家式三種,並按照家庭經濟狀況提供不同補助。詳細申請方式可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查詢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