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公桌與書桌是我們「長時間、近距離」用眼最久的地方,環境的布置與眼睛的健康息息相關。該如何布置閱讀環境,才能讓眼睛負擔最小呢?只要掌握以下三重點就能辦到︰
一、電腦對策
1. 螢幕&字級要大:螢幕越小,眼睛會越吃力,最好可以使用十五吋以上的電腦螢幕。如果為了攜帶方便而使用螢幕比較小的手提電腦,請儘量縮短使用時間,同時記得把字級放大。
2. 注意螢幕亮度:螢幕光源太亮時,不但刺眼而且容易使眼睛不舒服,所以亮度不要調得太亮,與環境亮度差不多、舒適柔和為宜。
3. 保持螢幕距離:眼睛和螢幕的距離,以螢幕對角線長度的3~5倍為宜,因此螢幕尺寸越大,距離要越遠,至少需要一個手臂伸直的距離(大約70公分)。並提醒自己打電腦時背要向後靠,不要前傾貼向螢幕,變成「3C猿人」。
4. 調整螢幕高度:電腦頂端高度最好比視線稍低一點,選一張可以調整高度的椅子,讓電腦螢幕中心在眼睛視線下方約20度的地方。
二、照明對策
1. 照度要充足
燈光不是越亮越好,刺眼的光線會使眼睛不舒服、造成乾眼症,嚴重時還會造成眼睛對物品的辨識能力下降,甚至頭痛。
許多眼病都和不適當的光線有關,例如:當燈具亮度不夠時,老花症狀會加劇,影響視力清晰度。如果有白內障,光線太亮,反而會看不清楚。
所謂的「照度」是指「每單位面積所接受到的光」,簡單來說,就是「被照地方的明亮程度」,因此同一光源,不同位置的照度也不一樣。
當室內照度太低,容易導致眼睛疲勞、造成近視,照度太高,則會讓眼睛覺得明亮刺眼;居家一般性的照度可取在一百至三百勒克斯之間,桌面照度則需要約五百勒克斯,可利用檯燈等光源作局部性的加強照明,但不要單獨使用檯燈,否則容易造成眼睛疲勞。
此外,如果是使用電腦的話,因為螢幕會發亮,這時候檯燈的亮度可以調整減半。
▲同一光源,不同位置的照度不同,一般來說,當光源的距離增加為原來的2倍時,照度減為原來的4分之1。
2. 防止眩光
「眩光」指光源對視覺所產生的干擾現象;當燈具產生眩光時,會讓眼睛的對比敏感度變差,並須靠眼睛肌肉調節,增加眼睛負擔,長期下來就會導致眼睛疲倦、視力減退。
「眩光」又可分為:「直接眩光」、「反射眩光」和「背景眩光」,其差異分別是︰
◎直接眩光︰直接射入眼睛的光線,產生原因通常是來自燈具擺位設計不良。
◎間接眩光︰光源投射至物體後,反射至眼睛的刺眼光線,容易傷害視力,也最影響閱讀舒適性;間接眩光多來自閱讀物的紙張或膠面材質反光,如:書本、桌面、電腦螢幕等。
◎背景眩光︰因主題較暗而背景太亮而產生,例如房間內部暗,窗戶太亮,就會產生背景眩光,可用窗簾加以改善。
因此總結來說,想避免眩光就要注意光源位置,應注意的事項有︰
❶室內照明「間接」比「直接」好
所謂「間接照明」,是以燈具光源向上打到天花板反射後再向下漫射,以達到柔和的照明效果。因為不會直接看到燈具和光源,所以稱為間接照明(下圖A);相對的,可直接看到光源(燈泡、燈管)的照明方式和燈具,就稱為直接照明(下圖B)。假如必須使用「直接照明」,則要小心不要讓燈光投射角度太大(下圖B),可調整位置或燈具加裝遮光板來改善(下圖C)。
★小測試︰坐在書桌前,用手遮住眼睛上方(望向遠方的姿勢),如果遮住比沒遮住來的舒服,就表示有直接眩光。
❷注意檯燈擺放方式
檯燈應放置在慣用手的對側,例如右撇子將檯燈放在左前方,以避免寫字時出現暗影;此外還要注意檯燈的高度與燈罩的角度,光源應低於眼睛直視水平,以看不到燈管為主,並且置於螢幕前5~10公分的位置,才能避免眩光。
★小測試︰在螢幕前放置鏡子,若從鏡子中看得到燈光或是其他光點,就需要調整螢幕與座位角度。
❸拆掉吊扇
吊扇會讓光線產生閃爍,就算燈泡裝在吊扇下的款式、或是燈光離吊扇很遠的布置,多少還是會讓空間出現閃爍的情況。
三、布置對策
❶桌面材質以深色、粗糙為宜
深色、粗糙材質的桌面,比較不容易出現眩光或反光。有些人習慣在桌上放置玻璃桌墊,反而容易出現間接眩光,長期下來對眼睛傷害不小。
❷注意「保濕」
專注盯著電腦螢幕或書籍文件,常使眨眼次數減少,如果又開冷氣,容易使眼睛更加乾澀。眼睛記得別對著出風口,並建議桌上隨時放一杯水,可以幫助調節周遭環境的濕度,當然最好儘可能有意識地多眨眼,保持眼部濕潤。
❸需要參考的文件「立」起來
必須一邊參考資料、一邊打電腦時,如果一下低頭看文件,一下又抬頭打電腦,眼睛頻繁變換焦距,會很容易疲勞。建議把要看的文件或書籍立起來,放在螢幕旁邊,差不多和螢幕同高,可減輕用眼負擔。
❹不要直接面對或背對窗戶
天然採光的顏色最自然漂亮,其實是最好的照明但直接面對窗戶,桌面與室外照度最多可差十倍以上,眼睛會適應不良,而背對窗戶做事,桌面容易出現暗影,對比更強烈,對眼睛同樣傷害很大。建議最好讓陽光從側邊進來,這樣看窗外時就不會刺眼,但要注意螢幕位置,避免戶外光源照射造成反光。
本文摘自《好眼力 護眼、養眼、治眼全百科:百大良醫陳瑩山破解眼科疑難雜症
》新自然主義
留言列表